公元2018年,广东已经出现了划分气温、湿度、气压、风、雨量、蒸发、日照等的精确气象探测系统,而气象预报也成为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则完整的天气预报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的小记者徐静怡和徐椿然刚来到气象局就被分配了两项不同的任务,分别是天气预报和气象播报。这让他们有些害怕地咽了下口水,这两个究竟要怎么做啊......
原来,天气预报员就是负责分析观测站传来的最新天气实况数据,预测未来一定时段的大气运动状态和天气现象,并完成天气预报文稿撰写的专业人员。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天气预报员,就要对气象数据有敏锐的感知和分析能力。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徐椿然同学终于找对了“感觉”,最终成功完成了自己的首份预测报告,可以说是非常了不起啦!
把天气预报交到徐静怡手中后,接下来就是气象播报员的任务啦。气象播报员就是我们常常在电视上看到的给大家讲解天气的主持人。气象播报员更加考验小记者的记忆力和口才,也是一项很有难度的挑战呢。首先你要对广东的地域分布非常熟悉,而后准确记忆天气预报具体数据,之后才能够用流畅的语言跟观众播报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
在上世纪70年代,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每天获得的天气预报,都是由当时的气象人员人工观测并分析、研判出来的。几个人围着图纸分析,雨量、温度、风向、风速,每个数据都不能少。
由于当时气象行业才刚刚起步,观测仪器少、信息效率低,分析过程长成为了天气预报的一大“难关”。一旦遇到雷雨或台风等紧急天气,更是难以精确准时地报道。
1999年,我国开始自行研发了第一批自动气象站,并于第二年投入使用。气象站的现代化,使观测手段和预报技术有了很大的升级。不仅观测仪器越来越先进,而且获取数据的途径也越来越方便,观测员在办公室中就可以通过自动观测传输设备得到数据,并且使用超级计算机计算数据,分析数据,形成实时发布的气象预报。
到目前为止,广东省气象局已经建成了2680个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102个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即使是迅猛如“山竹”这样的台风,都可以做到及时有效的预测和报道。
日积月累,变化显著。迎着改革开放这股春风,广东省气象局在现代化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在造福百姓这条道路上越走越长。